“过往皆为序章。做人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司法护未应一点一滴用心。”4月21日下午,获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标兵的吴萍,一路风尘仆仆,从国家检察官学院江苏分院赶回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把获奖的喜悦和奋斗的历程分享给青年干警。
历时四天的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对吴萍而言不仅是一场学习力意志力的考验,更是一场体力脑力的比拼。荣誉的背后是精心办理过的上百件涉未成年人案件,是系统学习过的一本又一本理论书籍,是挑灯夜战过的一个又一个的夜晚。
勤学苦练,善于思考
以进取之心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于法律人能否熟练掌握运用法律。”作为一名员额检察官,吴萍深知既要低头办案,又要不断学习,思考总结。因此,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坚持学习,结合办案思考和工作感悟。
作为一名未检人,吴萍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担当。她常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法、不懂法,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必须一着不让,常抓不懈。”10年里,吴萍先后在赣榆区申城小学、沙河小学等中小学校开展法治宣讲三十余次,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法治教育十余场,受教育人数达近百万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十余次,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用品,传送自护宝典。因青少年法治宣传表现突出,吴萍先后获连云港市优秀青少年普法志愿者、市“法治阳光·护苗成长”安全自护主题巡讲先进个人、市“电信5G杯”青少年安全知识线上竞答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
一丝不苟,勇于担当
以至善之心精雕细琢每一起案件
“吴萍工作勤奋敬业,办案细致规范。”同事们这样评价吴萍。在吴萍看来,“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必须保持一颗心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爱心。只有经过无数案件的历练,才能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未检人。”她在办理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时总是反复阅卷、来回推敲、死抠细节,力求将案件办成铁案,办成精品。吴萍自2018年进入第四检察部以来,办理或协助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120件133人,无一错案。
2019年,吴萍协助办理一起强奸案。被害人是一名性防卫能力削弱的女孩,犯罪嫌疑人反侦察意识很强,一直否认与女孩发生过性关系。审查逮捕期间,因为案件证据过于单薄,检察官最终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并没有补充更多有力证据,为了能进一步增强内心确信,时任检察官助理的吴萍,仔细查阅卷宗,发现被害人曾提出嫌疑人后背、臀部有大面积胎记这个关键细节。虽然嫌疑人辩解称村里与他同龄的人都知道他这块胎记,但并没有相关证据予以佐证,仍有侦查的空间。于是向检察官提出可以把犯罪嫌疑人身上胎记作为进一步侦查的突破口的意见。后经与承办检察官共同走访取证,发现犯罪嫌疑人村里与他同龄人员无人知道他身上胎记这件事,排除了嫌疑人的辩解,进一步增强了被害人陈述的可信度。后来,随着案件的进一步侦查,深挖出另一名女孩也遭受该嫌疑人侵害的事实,最终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不忘初心,“未爱”司法
以怀仁之心矫治涉罪未成年人
“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即使是小案也不能小看,尤其是对于罪错未成年人,拉一把帮一把,或许就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吴萍在办案过程中总是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角度着想,注重依法惩治与精准帮教相结合。
吴萍根据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特点和教育矫治规律,创新工作思路,对罪错未成年人实施针对性帮教的同时,从督促监护人履职、改善家庭生态着手,探索督促监护履职经验做法,该做法在全国“督促监护令”理论研讨会上交流。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吴萍201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赣榆区检察院,10年来,从案件管理部门到未成年人检察部门,从检察官助理到员额检察官,从办事员到部门副主任,岗位在变,职务在变,但对检察初心的坚守、对案件质效的执着、对未检事业的热爱从未改变。
“我身边有许多先进典型,我深知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熠熠闪光的背后都需默默努力。多一分坚持,就少一分遗憾。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勤练内功,以过硬的素质迎接更大更重挑战,真正做到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吴萍的微笑永远那么真诚、自信、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