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张鲁佳:做忙碌的人 走向上的路
2024-07-22 10:55: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相较于一般的说话节奏,张鲁佳在聊天时语速明显更快,表述准确明了,而她的办事风格也一如她的表达,精准高效。与她一同办案的同事评价说:“务实、完美主义、重视细节、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2004年入职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以来,张鲁佳先后在刑事检察、职务犯罪侦查、办公室、政治部等多个岗位工作过。2019年,张鲁佳开始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五年间认真履职,在许多案件中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近日,张鲁佳被授予“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称号。

  能忙就绝不闲着

  刚到反贪局的时候,老局长对张鲁佳说过这样一句话:“年轻人,千万不要在可以忙的时候选择闲着。”当时她有些不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对待工作,如果只用“做完”的标准来要求,当然可以在“忙”和“不忙”之间作出选择;而如果用“做好”的标准来要求,那一定会选择“忙碌”。在忙碌中,张鲁佳办理的案件多次获评省市级典型案例,取得了多项省市级调研成果,整理出数千页的民商法学习笔记,解锁了视频剪辑、剧本编辑等多个技能。

  近年来,最高检大力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天宁区检察院率先建立大数据应用中心和“数智汇检”平台,挑选张鲁佳从事法律监督模型研发。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张鲁佳和团队成员一起学习,一起摸索。她发现,金融领域的刑民交叉案件在处理中,职能机关之间分歧较大,需要强化法律监督。以此为切入口,张鲁佳研发了监督模型。2023年9月,该模型获评全省数字检察模型竞赛一等奖。目前,该模型已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使用。

  无论是什么工作,也无论擅长与否,只要去做,就要做到最好。能忙,就绝不闲着。

  多想一点多做一点

  从事民行检察工作不久,张鲁佳办理了一起民事执行监督案件。申请人是一个民间借贷纠纷的债权人,打赢了官司但一直没有执行到钱。张鲁佳审查后发现,辖区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已经委托给外地法院执行,并不存在拖延的情况,案件到这里似乎就可以办结了。但是,卷宗中的一份笔录引起了她的注意。

  从判决上看,借款人是夫妻二人,诉讼当中都没有到庭,但在执行期间,女方的父亲提出,女儿是残疾人,签借条的时候已经离婚,而且事后还了几万块钱,当时说好不再找女儿的麻烦,怎么又打官司了呢?而债权人解释说,自己和男女双方还有其他纠纷,这笔钱是其他债务的还款。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张鲁佳进行了大量调查核实,查明这笔钱用于归还本案借款的可能性很大。在证据面前,债权人承认在起诉的时候隐瞒了这笔还款。最终,经过再审,残疾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办完一个案件并不难,办好一个案件却不容易,要做忙碌的民行检察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让案件质效更高一点。

  温情守护托起困难群体

  民行检察不仅有监督,也有守护。2023年初,张鲁佳办理了一起支持起诉案件。申请人是一名低保老人,早年离异,儿子从小随妈妈一起生活。2022年底,老人独居在家时突发脑梗,经过救治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老人脑梗后忘记了银行卡密码,取不出钱。居委会想为老人申请临时补贴、重置银行密码,但许多事情都需要老人儿子来办理。几经周折,居委会和老人的儿子取得联系,遭到拒绝。老人想通过诉讼让儿子承担赡养义务,可是儿子从小就已经改随母姓,几十年前的户籍档案记载不够完善,难以证明父子关系。2023年2月,老人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向天宁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

  受理案件后,张鲁佳和控申部门“蔡蔡工作室”的同事一起,通过多方调查,证实了父子关系。但老人的儿子目前下落不明,即使提起诉讼,也不能从实质上化解。张鲁佳联合特邀检察官助理与银行、社区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会商,提议老人和居委会签订意定监护协议。2023年3月,在检察机关的见证下,老人与居委会签订了协议,约定居委会在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期间代为办理个人事务,并在今后老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担任监护人。案件办结后,天宁区检察院还通过社会治理,推动职能部门强化对“事实孤老”群体的综合救助,这起案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典型案例。

  于张鲁佳而言,荣誉代表过去,是激励,更是鞭策。工作之余,她积极投身传帮带工作,鼓励并指导部门年轻同志勤于钻研,用心办好每一个案件,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走向上的路,做忙碌的民行检察人。

  编辑:朱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