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脚步去丈量一座城的方圆,斑驳的历史会在脚下蔓延开去,缠绕着将思绪沿着这城砖、这窄巷,这民舍、这茶香,还有这细雨,一点一点地湮入瓦肆勾栏,一点一点地沁入白墙粉黛。化作青石,等着梅子黄,守斜阳画角寒。
如果用思想去感受一座城的深厚,这城的记忆随着夜半客船的水波荡漾开去。仿佛聆听着,这老者的故事。悠远的记忆,在华灯初上时,归于喧嚣的柴米油盐。
漫步街头,时不时会羁绊在历史的沟壑里,在树影与人影的交错纵横中,这淡然光影下的慵懒午后,怎不让人迷恋前朝旧闻、古今轶事。或许,这云淡风轻的时刻,流动的光华也在念叨上回的曲水流觞,昨日的竹枝清词。
城的性格,或多或少影响人的性格。伦敦的冷峻绅士,有城中人的内敛沉静。氤氲的香水和百转千回的塞纳河自然给了巴黎人优雅孤傲的个性。纽约如繁忙迷离的舞台,多少人踏入又离开,无以计数的龙套在舞台上匆匆穿过,只有唯一的主角——城市。有太多的城塑造了太多的人,又或者正好相反。
我们的城,有京城的红墙深院,市井风情培育了皇城气象也培育了随性散淡。弄堂、外滩、黄浦江……海派文化安静向内,也安静向外看,于喧嚣中略显孤独。
如果说有什么地方集合着每个人心中的江南情结,或许只有苏杭了。这流水细巷、青石纸伞,那一人的雨巷、那一伞的柔情,不知是幻化了水墨,还是浸晕了流年。
我们在一座城成长,我们在一座城恋爱,我们在一座城老去。我们精神中的那座城,当我们高飞的理想在疲倦时需要休憩,我们将隐蔽入细巷小楼,这以梦筑成的一隅,坐看风起云涌,掂量此城与彼城的距离,现实与理想的归途。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