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块奖牌的初识是在七年前初秋的一天。走出校门跨入检察院的大门,在未检科工作的我觉得这个部门的业务不够主流,心中总有几分不快。年过五旬的蔡科长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她从贴着墙角的木柜顶上取下,并打开了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硬纸盒,摆放在我的面前。
“青-少-年-维-权-岗”科长指着一块烫金奖牌说:“这是我们院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高荣誉,最高检、团中央联合授予的国字号荣誉,是我们亭湖未检人的无上荣光!”说完,科长沉默了下来,一边用双手抚摸着奖牌,一边低头凝视着它,仿佛在向一位英雄行注目礼。
从一个基层小院到国家最高层级的机关,这中间要经过怎样的跨越和腾飞呢?这样想着,刹那间一种近乎荣耀的感觉在心中升腾起来。
“以后你可要把它放在心里”。科长好像不舍得让我多看,说着便动作麻利地把奖牌收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作为部门内勤一门心思扑到了工作上。我随着科室新老同志忙碌的节奏、高负荷的运转着,我目睹着他们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节假日地把一本本卷宗“啃烂”,目睹着他们看守所、法庭、社区、学校、乡镇街道来往奔波,目睹着他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办结了一个又一个案件。在这种超常规的锻炼下,我渐渐成了院里的优秀内勤,我们科室工作继续在全市一路领先,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一次,科长又和我聊起了我们的金字招牌,我怯怯地问:这个招牌会不会因为我这个新人而少了光彩呢?科长眼含笑意,看着我,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的汗水没白流。我知道,这个我们里已经不可避免地有了我的存在。
时光飞逝如电,转眼间到了2016年的6月,在党的95岁生日来临之际,我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宣誓仪式结束后,我的新科长也是我所在党支部的书记,王蓉辉同志颇为神秘地带我走进了院史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