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站牌等车,一位老太太忽然走过来,端详我良久,小心地问:你是不是检察院的?姓铁?我诧异地看着她。老人摘下口罩,拉着我的手,说,你忘了,九年前我去县委上访的时候,是你接待的我。就想给你说声谢谢,可再没见过你……我赶紧说,不用客气,举手之劳……正说着公交车来了,我感谢了她对我的感谢,朝她挥了挥手,上车离去。十年前的那一幕,与车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交替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2012年的我,热情,莽撞。2012年,我和信访工作的交集源于一次“冒名顶替”。因为政治部主任出差,作为她手下小兵的我责无旁贷地承担了她在县信访办接访一周的任务。第一次代领导接访,心里很激动,为树立良好形象,我一改平时的休闲风,郑重地将T恤换成了衬衫,既庄重又英姿飒爽,确定不会被人误认为黄毛丫头才罢。
到了县委信访办,我被领到涉法涉诉接访室。同在一间办公室的,还有公安局、司法局和法院的领导。因为我年龄最小,所以接待来访、端茶递水、登记询问等一应事项我都主动揽过来。我第一个接访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因超生交不起罚款,导致孩子到上学年龄了还是“黑户”上不了学。旁边一男孩躲在她母亲身后,怯生生的眼神瞄着我。
我转过身把材料拿给一旁的公安局副局长,悄声恳求说,局长,帮帮她吧,要不您给派出所所长打个电话,先把孩子户口给上了?局长有点犯难,说这个是有规定的,不太适合。我说,我知道规定,但再怎么着也不能耽误孩子上学啊,她家又这么困难,总不能一直是黑户吧!他沉吟了一会儿,直接给辖区的派出所所长打了电话,然后对中年妇女说,你直接去找所长吧。我紧跟着对副局长说,您干脆再给她写个条吧,署上您的名字,万一所长回头不认账,再找您找不到。局长哈哈笑了,问我这是你亲戚?我说不是,第一次见。局长用手点着我头说,你这个鬼丫头!他又写了条子,中年妇女拿着条子感激不尽,出门时身后的孩子回头冲我羞涩地笑了。